那些牛人朋友教我的事

若被问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一个收获更多?我的回答是:差不多,可能读万卷书更多一点点。如果被问到哪一个收获更快?我的回答是:识万种人。

与天学,与地学,与人学,其乐无穷。

这是我生活的乐趣之源。

不得要领,就从模仿开始

我的读者提问最多的就是:“我感觉自己情商不高,也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说话办事都不漂亮,请问我怎么办?”

我的答复一律是:找一个让你觉得很得体很舒服的人,反复思考她们的哪些举止或言谈让你舒服,让你觉得情商高?然后去模仿。

比方说,同样组织一场饭局,你打算怎么开场?别人又是怎么开场?同样是第一次被陌生男人邀约吃饭,你打算聊什么话题?别人又触及或不触及哪些话题?

遇到突发状况,你满心燥热乱了阵脚,可你的气场女上司是怎么处理的?刚刚加了一个牛人的微信,你只会陈词滥调地说“你好我是谁谁谁,很高兴认识你”,可人家是怎么拉近距离,让你倍感亲切又不冒进?

现实中的高人已经学不完了,影视剧里更是。除了瞎编乱造无节操的劣质剧之外,只要是含金量高的作品,无论是商战剧还是宫斗剧,无论是谍战剧还是历史剧,里面总有一款角色让你膜拜吧。

可惜大多数人只是过个眼瘾就完了,有几个能认真研究一下,这些角色为何能掌控局面?如何平衡各种利益交织的关系?自我保护和明确站队之间可不可以不冲突?怎样的表达能够滴水不漏没有破绽?如何让在乎的人乖乖听话?这些能不能通通被用到你自己的生活和职场里去?

这就是爱看经典美剧、历史剧、谍战剧的姑娘,比只抱着韩剧台剧不放的姑娘多出不少心眼,也更加成熟游刃有余的重要原因。

给自己建一个鸡血库

我一直遗憾自己不是天蝎、不是摩羯,而是双子。如果是前两者的话,消极懒惰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少一点?

于是我特别珍惜身边天蝎和摩羯的工作狂朋友,以此来弥补遗憾。

要知道,人不是永动机,懒散懈怠是非常正常的事,有时候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把自己重新推上高速公路,这时候就要用到我的“私房造血大法”,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在缺乏生产力、生活无目标,或明明有一堆任务,却宁可发呆无聊怎么都缺乏干劲的时候使用。

方法是,选三个最正能量、最不缺鸡血的朋友,打电话骚扰一下(别告诉我,你没有这样的朋友……那你只能自取灭亡了)!

电话内容很简单,就是闲聊,谈一谈最近他们都在做什么,未来有什么想法。

如果这些朋友都是如假包换的鸡血狂人,三个电话之后,你应该已经脸红心跳了。其实,有时我都不用打这些电话,我身边的鸡血狂人发的朋友圈就已经是我的鸡血库了……

对于珍贵的鸡血朋友,一定要悉心呵护,频繁请教,比如定期请那些读书狂人推荐一下心水好书,求戏剧达人带领看两部经典剧目,请业内叱咤风云的朋友给分析一下行业前景……哪怕,只是虚心偷师一下他们关注了哪些公众订阅号,关注了哪些知乎专栏,也是不小的收获呢,是吧。

这年头,各路神仙都忙得像陀螺一样,你不主动求教,谁会追在屁股后面给你打鸡血?

从牛人朋友身上学到的事

在我刚刚完成与本书所有嘉宾朋友的专访之后,我一个很二很拼的好朋友飙来电话。

“采访完了么?”

“采访完了。”

“有什么心得?赶紧给我从小到大从细到粗从浅到深讲一遍,我好奇得不得了呢!”

“你不能等书出来之后自己看么?”

“我等不到那时候了!”

“……”

看来“与人学,其乐无穷”这件事,已经被很多心机女奉为秘方了哼!

不过很实在地讲,回顾这些年,我受益最多成长最快的阶段,都是因为不断遇见优秀的人。有时候,自己彷徨许久,难以跨越的坎儿,和某些人聊几句,甚至不聊,只是听听对方的经历,就迎刃而解了。

而那些通往优秀的习惯、品格以及理念,更是像你的补品一般,全是浓缩的精华。

下面我就粗略总结下我所遇到的牛人们的共同点,分享给大家。

1.她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生活对自己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从不满足。

她们永远在瞄准,几乎没有打一枪满足好一阵儿的状态。那种从严治己的苛刻,是外人和家人齐刷刷都看不下去的。

她们仿佛永远都有新目标,因为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才是她们最大的乐趣所在。

她们都很讲究生活品质,于是都不遗余力地去努力达成。女人爱财,取之有道,财富可以兑换享受更高品质生活的入场券,也可以购买充实自己灵魂的保健品,何尝不是一份好的动力。

她们永远在学习,从早到晚每分每秒,从书上学,从旅行中学,从新认识的陌生人身上学,从社交媒体上的碎片化信息中学,甚至从车窗外的广告中学。

我有个写书法的朋友,她年纪轻轻一手非常漂亮的字,小有名气。每次我跟她出去,她动不动就站在原地不走了,然后盯着路边的一块牌子或者景区里的一块碑,目不转睛。这就是她学习的方式。

还有个朋友,她准备放弃原来高薪的工作,跨行业来做电影。结果每次聚会,只要有人提到某部电影,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从包里掏出小本,记下片子的名字,然后回去当晚就看完,半夜还要跟我交流感受,搞得我连声叫骂:你该吃药了!

还有不少朋友,都是随身带书的,无论Kindle还是纸质书,都和唇膏餐巾纸一样,是包包里必须有的。有次搭一趟顺风车出去,堵车堵得有点凶,当时开车的朋友竟然抄起一本书看了起来,我嫌弃她太节约时间,她竟然说,我利用堵车时间,半个月看完一本了!

我还观察过,凡是我特别欣赏的朋友,她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内容也是我喜欢看的,要么分享一些很有干货有启发的高精尖转帖,附上自己的深入评论,要么变成我的各类活动信息源,总之不会永远吃吃喝喝或者分享一大堆没文化含量的帖子。

一个人在时间的夹缝中做什么,特别能反映她的精神状态和真实格调。

2.她们的思维非常开放。

一个张开的口袋永远比一个半开的口袋要更迅速地盛满食物。我从不会听到她们中间任何一个人说,哦,这个领域我不了解,也不感兴趣。

为何有的人只能坐地等待机会,而有些人可以自己用手刨出机会,很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求知欲,有没有开拓新疆土的意识。

她们都知道,未知的行业,有时比已知的行业,更能给予人灵感。尤其是跨界思维当道的时代,你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永远种不出什么新鲜花样的。

如果你是文科出身,读了不少社科类的书籍,那就可以有意识地结交一些理工类的朋友,看一些科技类的新闻,看看那些对立的脑细胞是以何种角度思考的;如果你是理科出身,最好也别排斥人文社科类的作品,平时和能言擅写的文艺朋友也互通一下有无。这对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弥补和启发。

总之,永远像小女孩一样好问,不封闭自己,不画地为牢,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种状态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你如何思考判断,经年累月下来,你会因为这种灵活的思维方式而捕捉到常人看不到的机会。

3.她们非常在乎平台和人脉。

有多少人说过,人脉就是生产力。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人脉帮助你解决现实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人脉帮你带来宝贵的信息和机会。很多时候,茅塞顿开都是被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给点开的,很多根本没想过的机会,也是被朋友的一句“试试吧”给撺掇的,各行各业的人脉,像血液一般散发着生机,像八爪鱼一样,让你更深地了解周遭到底发生着什么、其他人是怎样活着的。

除了朝九晚五之外,有没有别的可能性?除了按月领一份工资之外,有没有别的可能性?除了毕业之后按部就班地寻找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你越牛,身边聚拢的朋友就越牛;身边朋友越牛,你也就有了更牛的机会。这绝对是最高效的良性循环。

有时候,旁人的一句话,顶得上你思索一年,旁人的一次教训分享,省得你白走一万米冤枉路。

4.她们非常拼,非常拼,非常拼。

我一直不确定到底要打出几个“非常”,才能科学地形容。因为在我的感受里,她们真的是太拼了。

这种拼,一方面是前面说过的不懈追求的心,另一方面指的是持之以恒的执行力。

在我有限的视野中,根本没有几个不懂道理缺乏知识的人,更没有几个没有梦想没有期待的人,人和人最大的差异就在“是否有执行力”这一点。

同样了解到三个信息,别人马上着手去落实这三个信息,而你要了解第四个第五个信息,要么了解之后就悄无声息了,你拿什么跟别人拼?

在这个“知道时代”,“知道”是最没用的事,知道之后发生的事才有决定性意义。

举一个朱冰老师的例子吧。她是著名作家,也是我尊敬的长者朋友。她曾与杨澜合著的《一问一世界》与《幸福要回答》两本书,是我很欣赏的作品。

当年她带着我工作时,我是青涩而拥有大把时间的学生妹一枚,但她的认真和钻研程度却是我的数倍。现在回想起来,与她一起工作的记忆,完完全全就是我进行自我剖析和检讨的过程。

同样面对一次采访,她对人物背景挖掘程度之深,所做功课之足量,都是让我自惭形秽的。作为她的助手,原本应该由我负责信息的采集和资料的整理,但是事后却发现很多细节我都不及她了解得周全,也远远不及她敏感。而且朱冰老师的阅读范围与效率也是让我惊讶的,关于同一件事,她可以非常高效地统领各个角度的认知。

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跟我说,你有什么想法随时给我打电话,哪怕半夜也可以,因为我会工作一阵儿,睡眠一阵儿,然后再起来工作。

我常常深深地感觉自己无论在文字上,还是在思维上,都永远不可能企及她的水平,但是又转念一想,我总是羡慕她、仰望她,但又何尝做到了像她一样艰苦地求索。

每每被她问到,点点你最近看了什么好书,推荐给我?我就语塞并止不住地自省,如她一般阅读量的人,还在向我索要一个求知的机会,我有什么理由懈怠?

总之,她们完美主义,她们胆大心细,她们沉得住气,她们见识卓越,她们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经历”,无论熟悉的陌生的。

完美主义让她们难以放弃任何一种更好的可能,哪怕是不起眼的一个细节也要斟酌探索;胆大心细让她们轻松地抓住机会同时出众地完成;沉得住气让她们在别人一耕耘就索要收获的时候默默等待,最终收获更多;见识卓越让她们能在平庸的世界里画出窗户凿出路。

以前,我经常问一个让我不可思议的牛人,你累不累?现在,我压根儿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是人就会累。

但是,她们习惯了。

当习惯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有多累,因为你的能力提高了,潜力被开发了,可以驾轻就熟了,熟稔之后,你就可以摆平更辽阔的世界。

告诉你们,我一直神烦一句话:“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我看来,梦想永远不会“万一”实现,它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也只有一半的存活可能。

但愿你的毅力和狠劲儿配得上你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