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不痛苦地充实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焦虑,因为被电影《再见!不联络》中的一句话深深击中了。“人生中有很多个十年,但如果刚好是18至28岁,那就是一辈子了。”

这句话让我常常有意无意开始反思,这最宝贵的十年,我到底得到了什么,又浪费掉了多少时间。

在记忆力最好,个人可支配时间最多,最少操心和牵挂,尚未被生活琐碎牵扯太多精力的时候,我究竟为自己人生未来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做了些什么。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自我反思更有意义,只有内心真正有紧迫感、有荒废生命的恐惧感,才能由内而外产生出成长真正的动力。

读书是有追求的人一辈子也放不下的事

如果按有效程度给充实自我的来源排个名,在我这儿第一名一定是读书,且永远是读书。

它是一剂灵药,单独食用,便可以丰盛灵魂;和其他进补来源一起使用,则事半功倍。

比如背着万卷书,行万里路,此事绝了;比如把从书里看到的事,和从生活中学到的智慧揉起来,捏一捏,吃下去,也是绝了。

现实中,凡我佩服的人,没有不爱看书的,就是这么绝对。

当然也有看了一肚子书,却仍然是活得不明白,招人厌弃的。这部分人不在今天此文讨论之列。

虽然读书带给人的益处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有力量的,但今天我特别想“很功利”地说一说,读书这件事带给我的看得见的收益有哪些。

抛去人人皆知的“知识”层面的获取,首先,读书是打破人自身局限性,扩展生命半径最快的方式。

谁让我即使被一万伏高压电击中,也不一定能穿越到清朝,看看那时候的女人,到底是怎么活着的,所以我只能抱着《红楼梦》,一遍遍地看,来满足我的心愿;我也没有办法看到人类童年时代,那些吃得比别人少,想得比别人多的高人都在纠结什么,所以我只好买来柏拉图的《理想国》,看看他师傅究竟怎么说的。

书不就是懒惰的人类、能力有限的人类,发明出来造福自己的纸片么。

一辈子太短,世界又太大,术业有专攻的人们就把自己的阅历、经验、研究成果、生命体悟,无私地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其他的懒人,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拥有横向、纵向、无限向的宇宙了。

可惜还有那么多人放着这些资源不去用,只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亩三分地里,自满着忧愁着,真是替他们感到遗憾。

其次,读书让我更聪明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人只要活着,就得不断地解决问题。现实的、虚拟的、物质的、精神的、未来的、历史的,麻烦不断,棘手不已。

我始终觉得在这方面,读书是最能帮到我的。浅显的麻烦,比如调理身体保养容貌,可以通过看书习得最好的方法,避免走大圈的弯路;“形而上”的麻烦,比如情绪不得安宁,内心失去平衡,与人相处缺乏要领,照样可以通过读高质量的书得到帮助。

唯一就是,临时抱佛脚在这儿不起效。对照书籍找答案这种事儿,恐怕很多时候得失望。知识性的内容可以随时填充,但个人心智、思维方式方面的事儿,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美培养。

我见过一些女孩,年纪一把了,磕磕碰碰的工作生活经历也不是没有,但相处起来就是觉得非常幼稚,思维过于简单直白,没有灵性,仿佛交流几句话就把整个人看透掏空了。这通常就是读书少的问题。

当你的眼界、你的见识里,只有你上班的单位、你身边的同事、你年终的奖金、你翘首以盼的婚事,那敢问你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准确的判断力又从哪里修来呢?

再次,读书,能让我变得更加有趣,不乏创意。

记得之前采访杨澜,聊到婚姻话题,我问在她眼里,什么样的女人特别有魅力,而且能够深深地拴住异性的心?她的回答很有意思:能让男人大笑的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能让人大笑?难道是擅长滑稽的动作和编造三俗的段子?当然不是,只有真正具有幽默感、对事物的解读不落俗套、精灵鬼点子不断、想法新潮的女人,才能被称为是有趣的。

只有当你脑子里有很多的新鲜事物,你才可以信手拈来作比喻,才可以狡黠地重新排列组合,给予别人想都没想到的惊喜!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抱怨自己缺乏创意,可创意真的是一种天赋么?当你的大脑有取之不尽的新鲜素材而且百炼成钢,凡事都以最独特的角度去想,你还会那么贫乏,写出来的字说出来的话都跟别人一样吗?

出其不意的基础是,你已经知道别人都是如何出牌的,如何形容的,如何观察的,而你完全有颠覆平凡的“料”,只有这样,你才能跳脱出来嘛。

最后,读书给予我成熟和理性。

越感性的女人越要读书,而不是看韩剧。

读书让你知道什么是现实,而韩剧让你远离现实。当你的思路跟随书里复杂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内心斗争反反复复纠缠不清的时候,你已经是在慢慢变理性且成熟了。

书籍本就是浓缩,十个人的案例浓缩成一个人的故事,简直是精华补品。当然这也取决于你读什么书。既然自己是多愁善感难以自控夜夜垂泪型的,就少看点文艺小感怀,多看点历史社会鸿篇巨著,看看在历史车轮子下面,你那点小难过值不值得拿到台面上说!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是否理性,与她的眼界、内心格局有着极大的关系。格局小眼界窄的人,自然大惊小怪无法淡定,也必定无法真正理性,只有强大的常识储备,才能让一个人冷静也不偏激。

另外有些人说,实在没时间读书。送你一句话,有没有时间,取决于你对一件事看得有多重。你要是个吃货,我相信你就算临死之前也愿意再花半小时吃一顿饭的。

再说了,当你阅读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很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过去的所谓忙碌完全就是庸庸碌碌。

所以,当你真的意识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能让自己走怎样的“捷径”,能够秒杀自己现世的各种愚蠢的忧虑的时候,我相信“功利”的你一定会选择挤时间了。

在此,我向所有人推荐我北大学姐李欣频的系列图书,尤其是《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这是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书,希望你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按图索骥,把此人的学习方式都给学过来。

她是红遍台湾,现在也红遍大陆的著名广告人,常常妙笔生花,被称为“天才文案策划”,可惜如果你知道她等车在看书,泡澡在看书,家里到处都是书,看电视间歇在看书,就连接到一个无聊电话的时候也会看几页书打发过去,可能你就不会再用“天才”来形容她了。除非“天才”的意思就是,她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

最后啰唆一句,女人最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因为她可以影响身边的男人以及自己的孩子。所以,你不读书,其实后果真的很严重。

旅行=独立+勇气

独立又勇敢的女人,很幸福,很无敌,很所向披靡。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胆怯,每天被一些不大点的事情困扰得头昏脑涨,时间长了连好奇心、感知力都下降了,那么,你一定没有经常出去走一走。

我最喜欢的才子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这样写:旅程是思想的促成者,运行中的飞机、船或者火车,最容易引发我们心灵内在的对话。流动的景色、陌生的环境,会刺激我们思考。

的确,对我而言,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告别熟悉的环境,你将不再那么“想当然”。

你开始有敬畏,因为你走远了,眼前陌生的世界倏然展开了,那么多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一件件、一次次地颠覆着你的自负心理。

终于有很多理由开始让你思考,大脑从被动到主动地运转起来,无形的知识和经验顺着你的眼睛汩汩地流进,“刻板印象”变成毒素被一点点排出。

22年走过44个国家的李欣频也这样形容旅行带给她的改变:“这是拉大我生命弹性最好的方法。加上每一个国家的时间、气候、高度、地形、语言、饮食、文化、声音、人、信仰、节庆等都不同,所以每次旅行都会彻底改变我的惯性、颠覆我的成见、抹去我的刻板印象,我从极度自闭挑剔难搞,随着旅行次数的增多而越来越随和。”

我曾在自己的一篇台湾游记中这样结尾:你常说要找到最爱的生活方式,可你至少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生活方式。

旅行便是最立体、丰富地让你扩大认知的方式,当你看到欧洲很多夫妇每年换一个居住地,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办自己的工作坊、兴趣班,真的四海为家的时候,你还会觉得朝九晚五的生活是你唯一的出路么。

除此之外,常在外面“冒险”的人,通常比较灵光。

我特别喜欢用“灵光”这个词来形容一个我喜欢的人,不是死气沉沉、愚不可及的,而是反应敏捷、思维跳跃的。

而常常旅行的人,也具备这种特质。因为只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你就必须被迫在生活条件和精神层面去适应,被迫去树立起进行安全防备的敏感自卫系统,被迫去求助于你不认识的人,被迫去不断观察、寻觅、纠错,同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把新鲜的收获纳入囊中。

这不仅仅是对生存能力的磨炼,也是对享受生活能力的提升。

旅行,是一个越走越好奇的过程。

一辈子寸步不离自己窝的人会觉得,外面也就那么回事。

只有经常去感知、去探求、因为一次次惊喜而感动的人,才会知道旅行这个习惯究竟意味着什么。

至少在我这里,这个习惯意味着,我不断进行自我系统的排毒、刷新、升级。

我变得更天真,更像小孩子,有更多的求知欲,也越来越渴望去获得新鲜与自由。

古话说,学而后知不足。旅行也是一样,走的地方越多,越知晓自己的局限,便更想扩大疆土,去克服这种局限。这个过程,极其享受。

有人问苏格拉底,他是从哪里来的,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世界。而非雅典。

在旅行这件事上,我自己还有以下几点心得。

1.能创造条件自由行,就别跟团。怕麻烦的结果就是,收获大打折扣。

2.看攻略可不是唯一的准备。

别像个傻子似的,想到一个地方,跳起来订票就走了,做点功课一定比只用肩膀架着脑袋冲过去强。

我自己觉得很好的办法,就是给电脑里建一个私人旅行文件夹,里面按照想去的国家、地点分别建档,以后无论是从新闻还是书籍或是朋友那里听来的信息、好玩的地方、大型的展览、心仪的餐厅,通通写进这个资料库,这样下次出发之前,就可以把档案里的信息编织进你的行程计划。

另外,研究别人写的攻略,少看几篇就行,如果你在出发前已经看了太多的照片,对目的地长什么样子已经完全熟悉,又处处复制别人的玩法,你的旅行还有什么惊喜呢?

3.不妨多看点书,了解一下旅行地的文化和历史。

对于很多世界著名的景点来讲,如果不知晓它背后的历史文化,那么旅行的快感和景观的美感都会大打折扣。不要完全寄望于导游,自己做点功课比较稳健。

4.旅行的时候别永远惦记着拍照,还是用眼睛收藏吧。

把这句话送给大家:用眼睛收藏才是最大的收藏。

当时当地充分地享受了,就是最最划算的事情。别抱着相机不放,左一张右一张,暂不说你拍下的景点在百度图片里通通都有,你到家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翻出来看第二次;更重要的是,你浪费了“当下享受”的快感,这是最大的损失。相机只能记录图像,不能记录当时的温度、湿度、心情,更没法记录只有现场才能看清楚的美感和细节,而且拍照还会剥夺你当下思考发散的时间。

5.钱不够多、时间不够长,都不是你不旅行的理由。

越有钱的人,越觉得自己不够有钱。所以放心吧,你不会有那么一天,觉得“我足够有钱了,可以出发了”,而旅行这件事,也是贵有贵的玩法,节省有节省的玩法,可塑性极强,关键是你“自己”的体验。

时间就更不成问题了,我说过,你在乎,就一定能挤出时间。时间是被你自己懒掉了,被你的无组织无计划给废掉了,而不是被你忙正事给忙掉了,你真以为你忙了多少有意义的正事么?别骗自己了。

所以,有句话说,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出发”,我深以为然。

不要觉得年轻的时候就只是拼命工作、攒钱,最残酷的事实永远是“有闲没钱,有钱没闲”。等你六十岁退休了,开始打算环游世界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路已经远到你去不了,有一半的美食因为太酸太冷太甜太辣导致你吃不下。旅程中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的辛苦和折腾,对你来说都是致命的,那种睡不好觉、走不动路的烦躁,会剥夺你旅行的乐趣的!

很多事情,都是你做了才会爱上

常听到有姑娘抱怨,我没什么喜欢做的,运动、看电影、烘焙、听音乐,我仿佛都没什么兴趣。

我想说,你对很多事物没兴趣,是因为你压根儿就没怎么接触过,当你认真尝试一次或几次,说不定它会变成你一生的爱好。

暂不说很多人把讨厌的事都做成喜欢的事了,当你完全不了解一个陌生事物的时候,很多“感觉”真的是可以培养的。

比如看电影、各类展览、音乐会,你听起来觉得毫无兴趣,那是因为你很少去。当你发现原来小小的一次展览可以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知识的补充,还有有趣的惊喜时,你会尝试第二次的。

音乐也是如此,我在大学里修习“西方音乐史”的时候,老师常常在讲一句话:“音乐何须懂?”每个人对其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只要你沉醉其中,勾起了自己的想象轮廓,激起了私人的生命感受,它就是有意义的,所以为何不试试西方古典乐?

电影更是每一个人的业余生活中不可错过的。它比书籍更生动更有趣,多看经典,将各种类型片,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电影都涉猎一些,你会获得很多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你可以根据著名导演去分类,专挑他们的代表作去看,就能比较出不同环境出生的艺术大师迥异的风格和创造力;也可以根据电影发展的历史时期去选片来看,看看人类在第七大艺术中是如何成长的。

不要抱着爱情片、喜剧片不放,偏爱那些不用动脑子的题材。拜托,还嫌自己不够贫乏么?看电影可以有两种目的,一是消遣,二是充实自我。如果目的是前者,那么当然怎么放松愉快怎么来;但如果是后者,就一定要有计划、有侧重地去给自己做真正的“脑补”。

我这个文科生一直比较讨厌看科幻片,因为这触到了自己数理化不好、对科技无感的弱点,所以我很偏执地错过了很多经典科幻片。

后来由于理工男J先生是科幻片狂人,于是我不得不装作小鸟依人陪伴状,默默地看了几部。没想到看完之后我突然觉得,科幻片对于凡事思维“形而上”、讲感觉不讲逻辑的极端文科女来说,真的是一种治疗啊!它逼着你去动脑子,去思考,关键是它会让你惊叹于很多精彩的想象力,这种建立在科学模拟、理论支持、数据分析上的“想象”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所以,我现在很偏执地认为,当你不想吃什么,很有可能就是你最需要什么;你不想学什么,很可能你反而会被它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补充。

总之,生活中的很多趣味、爱好、进补方式,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一切发生的前提,都是你必须有长长短短七七八八的触角,每一根触角上也都有非常敏感的神经,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吸取最新奇且源源不断的能量去补足自我。不接触,便没有思考;不思考,便永远无法生机勃勃。

你无聊,是因为并不真切地知道,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好东西,有这么多等待你去开发、去感受的领域。我们为何要拼命地珍惜时间?很功利地讲,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精彩,需要拿它去兑换。

那从明天开始兑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