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人生舞台虽然也是伴随着婴儿的呱呱坠地而拉开帷幕,但其情节的演进却与男孩迥然有异。在最初的剧情中,女儿是无缘参与的。母亲站在舞台的中央,女孩只有无限钦慕地仰望,因为台上的女人占据了父亲的爱,掌握着整个家庭,女孩则一无所有,甚至没有明确的身份,她是一个“东西”,是一种中性的存在。德语中女孩是一个中性名词,而男孩则是阳性名词,这种安排看来绝非偶然。当小男孩长到可以站在爸爸身边,和他一样叉着腰冲着墙角撒尿时,他便明白自己是个男人,和爸爸一样!因为男人的特征他全都具备。
而女孩则缺乏这种明确的性别标志。没有妈妈那样丰满的胸脯,两腿之间更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妈妈那儿是个什么样子呢?她不知道,因为仅有一次看见妈妈的裸体,也只是发现在那儿覆盖着一个黑色的三角,一切都被隐藏了起来。当男孩子们在撒尿时骄傲地展示着那一道道弧线时,女孩发现,人们根本不许她谈论两腿之间的秘密,甚至连碰也不许碰,原来构成她性别的东西是如此不值一提。
让我们回到女孩的人生舞台,在第一幕中都发生了什么呢?一个饥饿的婴儿正经历着她的口腔期,虽然她像别的孩子一样吮吸着乳房或是奶瓶,但她却体验不到母亲那种由衷的喜悦与激动。饥饿的感觉因此持续着,因为她缺乏那种全身心地浸泡在暖洋洋的母爱之中所带来的安全与满足。不知道人们注意过没有,男孩安静的时候要比女孩更长。小女孩常常要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与哭闹才会得到喂食,这便使她以后一直生活在害怕被遗忘、被遗弃的巨大恐惧之中。她总在寻求着母亲的乳汁——以及随之而来的那种彻底融化在脉脉温情之中的安全与幸福。当她长大以后仍然怀着这样一种憧憬落入坏男人手中的时候,结果便注定是悲剧性的,因为对他而言这些期望便如同一场森林大火——没人能全身而退。
但为了平息这灼人的欲望,真正获得爱与满足,女孩又能怎么办呢?留给她的选择实在不多。像男孩那样哭闹?她很快发现,这样只会让妈妈生气,结果适得其反。所以她宁可忍着,哪怕饥饿的感觉再怎么难以忍受。只要她保持这种乖乖女的状态,妈妈总会过来照料照料,夸奖夸奖她。女孩因为母亲的快乐而快乐,她强迫着自己忘掉饥饿的感觉并且逐渐练就了这样的本事,只要妈妈觉得这欲望不对,她就克制它,压抑它,消灭它,她从此只提妈妈认为正确的要求。尽管她可以尽量不去想,但身体和心灵却并不因此而忘却这种感觉,因此女孩即使在长大以后也一直会碰到诸如厌食和节食之类有关吃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