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初恋:终身难以释怀

台湾歌手刘若英有一首歌《后来》,曲调简单但意蕴深长,俘获了很多人的心。说来也是奇怪,这首歌的“粉丝”中也包括不少的中年人。作为一首流行歌曲,其受欢迎度竟如此之广,不得不让人对这首歌刮目相看。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在这首歌中,刘若英用她感性的嗓音缓缓地诉说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17岁的相识相知,17岁年少的倔强,成年以后的追悔感伤,成年以后的遗憾感叹,给这首歌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回忆气息。

在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在一天天忙碌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把一些事情放下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忘记过,只是将这些事情零零碎碎地埋在了心底某个地方。就如同那些未曾整理过的散落地置于窗前的纸张。思念就像是偷偷溜进窗口的风,瞬间就可以吹起所有零落的纸张。此时,所有的记忆都会变得鲜明起来,所有的回忆都会如潮水般涌起。

刘若英的这首歌就是那一阵不小心吹进窗内的清风。这也是这首歌为众多人所爱的原因。这首关于初恋的歌曲让许多人又回忆起了17岁的那些色彩斑斓的日子,回忆起那些日子里的所有情感。许多人会说,即使初恋一般会无疾而终,但它始终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布利伊尔说,人真正由心底发出感情来的爱恋只有一次,那就是初恋。是的,人们对第一次恋爱永远是刻骨铭心,甚至奉为信仰。即使失去了,也会一生不断地找寻。有些人已经成家立业,经历了无数磕磕绊绊最终还是放弃了一切,和初恋对象走在了一起。

为什么初恋如此的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忘怀?

先对初恋作出界定。

初恋一般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生的第一次恋爱;二是指恋爱的初始阶段,即双方从进入角色到热恋之前的这段过程。一般人们生活中所理解的初恋,就是指第一次恋爱,尤其是它的初始阶段。

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读初恋的无穷魔力。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大多数人的初恋开始于青春期。首先是生理的成熟,荷尔蒙分泌,本能地对异性产生兴趣。然后是心理的转变,从以前对异性的疏离、厌恶转为对异性的好奇、爱慕。但这个时期比较简单、单纯的爱,还不能为周围环境所接受,尤其是在保守的社会环境里。在中学里,这种正常的、对异性的向往之情被称为“早恋”,被老师和家长视为洪水猛兽,视为坏孩子的标志。但人都有一种好奇探究的心理,他人越是阻止,就越能激起探究欲。这种阻止会使我们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样的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即对自己好奇并渴望了解的人或事物更加热衷。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作品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宴会上相遇。朱丽叶13岁,罗密欧17岁。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他们的两个家族有宿仇。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地呼唤罗密欧的声音。

第二天,两人在神父的帮助下结为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博尔特。在纷争和决斗中把提博尔特杀死了。于是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就来向朱丽叶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42个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典型的为了爱情叛逆家庭的故事。在青春期,由于各项生理机制趋向成熟,心理上想摆脱家庭的依赖,但客观上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候,家长往往形容孩子“翅膀硬了”“父母说东,偏要向西”。我们把它叫作“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强烈要求自我认同,但这个时候的家长往往还是把他们当作孩子看,于是孩子很容易产生矛盾对立的情绪。这种矛盾的情绪一经和对异性的爱慕之情结合,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对抗力量,加之神秘的距离感本身就是一种诱惑,而这种奇妙的距离体验,在以后的生活中难以再次感受。一位女生在日记中写道: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们唯一的一次牵手,是在课堂上,我把手放在阳光里,他也把手放在阳光里,我们的影子牵手了。然而这个影子被生物老师看到了,生物老师投来了恶狠狠的目光。但是那个时刻,我是最开心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意在说明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些有趣的研究:1972年德瑞斯考等人调查了91对已婚夫妇和相恋已达8个月以上的49对恋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察被研究夫妇与恋人的彼此相爱程度与他们父母干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有情人之间相爱也越深。研究后的6至10个月期间,德瑞斯考等人对这些被研究者又作了调查,试图了解他们父母的干涉是否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爱的水平。结果证明,父母的干涉程度与恋人们的情感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即父母的干涉越大,恋人们的感情也就越深。

在影片《初恋的回忆》中,男女主人公相爱的决心如此坚定,一方面来自男主人公同伴群体的阻挠,另一方面来自女主人公父亲的阻挠。两方面的阻挠增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棒打鸳鸯,往往越打越亲密。所以,真正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期不会明确地阻止孩子,因为越是阻止,只能越是适得其反。

爱情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彰显了人类的一种本能:对于越难获得的事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重要,价值也会越高。学者们尝试以阻抗理论(reactance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他们指出当人们的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而从事被禁止的行为反而可以消除这种不悦。所以才会发生当别人命令我们不得做什么事时,我们却会反其道而行的现象。

初恋,因外力的阻抗而让人格外兴奋。

印刻效应

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小鹅破壳而出后,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妈妈后面。但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其他活动的物体,一只狗或一只会动的玩具,它一样会跟随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小家伙一旦对某一物体形成了跟随反应,就不会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也就是说,这种跟随反应是不可逆的。后来,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发现: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也是人类的一种习性。生物的这种只认第一不认第二的现象,被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

人脑也有类似的现象,初恋是在人脑情感区域里的印刻,会对第一个钟爱的对象产生印刻效应。印刻效应,类似于自我催眠,这种印刻随着不断重复、暗示得到强化,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形成印刻之后,本身的印刻效应已经启动,此后,人们会不自觉地经常性地回忆起他(她)。于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印刻效应一旦形成,其实在心理感觉上来说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让人难以拒绝。因为这时大脑的奖赏中心被激活。信息物质多巴胺活跃的大脑区域会加倍充血,这些区域包括黑质、纹状体以及部分的脑垂体,而这都是毒瘾发作时也会被激活的区域,人们在这个区域被激活时能体验到更多的愉悦感,导致上瘾。该区域也让人保持对初恋感情和对象的专一。

印刻效应的这种自我重复想起现象,大大提高了印刻的效力。然而,在印刻效应的消失过程中,通常的途径是这样的。当他(她)不再是那个理想中的他(她)的时候,当他(她)不能满足你对异性要求的时候,当你开始对这个人失望、绝望甚至厌恶的时候,心理防御机制自动开启,你会不自觉地对这个人产生贬低、抵触、反抗、失望等多种负面情绪,会不自觉地避开关于这个人的一切信息,虽然如此但是此时的印刻效应并没有消失,你还是会不自觉地想起这个人,于是,这两种心理现象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谁都不想失败。纠结由此而来,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失去最爱的人之后,是非常痛苦的。这时候,印刻有着感性以及情感这一有力武器,而心理防御机制有着理性和理智的支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南希卡利什通过一项1993年以来的长期研究得出结论:通过互联网恢复旧日恋情渐成时尚。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婚后走在一起的。原因在于,两人一起长大,多年以来保持着相同的价值观,拥有共同的朋友,这一切都和旧日恋情一道,深埋在两人的情感记忆之中了。可见,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已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头脑里。初恋的印刻效应如此强大,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都没有跳出被初恋催眠的怪圈,而发生在普通百姓中的类似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分析这些令人费解的事实的心理原因,便可以理解这些痴男怨女了。

第一眼见到了谁,就爱上了谁。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也都被这种无意识的力量操控着。有一位很有表演天分的女生,被某著名的歌舞团选中,为其提供进京学习的机会,但是这名女生断然拒绝了,原因是离不开自己的男朋友。她的男朋友是高中时的同学,没有考上大学,这些年一直是无业游民,经常在网吧包夜,发展前途渺茫。在老师、家长的不断劝说下,这名女生终于同意去北京了,但是去了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再一次提出放弃学习的机会,回家和男友相聚。学校只好同意她退学,她悄悄地回到他们同居的小屋,幻想着自己的回来给男友带来的惊喜,哪知刚一到家,就看见他与另一个女人缠绵……

事后在问及为什么会放不下这个男人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刚上高中时,他是第一个和我说话的男生,他每天中午送一个苹果给我。他是我的初恋,我无法再接受其他的男生了。

如果说爱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初恋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因为它大部分是潜意识的作用,无须太多的意志努力。因此第一眼见了谁便认定了谁,可以省去日后更多的判断选择和思考的精力,减少认知的冲突,可以不再有跳出和突破,但是为了这种省力气的刻板印象的维护,我们往往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心理学表明,初恋将决定一个人的恋爱模式,并使他重复这种恋爱模式。人的潜意识有这种重复的能力。如果初恋带来了心理的伤害,无意识中的下一次恋爱会爱上重复这种伤害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恋爱中与自己的初恋情人重逢。如果初恋不成功,马上使用突破那种模式的能力就可以。但是,由于印刻效应的存在,大多数人一直是被初恋催眠的,很难突破原有的模式。很多人寻寻觅觅,磕磕绊绊,最后回过头来还是觉得第一个好。

很多人认为,初恋才是最完美的恋爱,接下来的恋爱,往往都不如初恋那般炽热了。其实,初恋的完美,不是真的完美,无可挑剔,而是你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理想模型。从出生起,我们就开始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塑造着理想的模型,这种塑造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我们创造一个抽象的理想对象,作为我们择偶的标准。这个模型可能是很具体的,可能是虚构的,也可能是从电视上受到的熏陶。有时是把几个人凑在一起。比如看着《新白娘子传奇》长大的女孩,在潜意识里往往会为自己构建一个像许仙一样傻傻的认真的男人的理想模型。又如听周杰伦的歌长大的女孩,就会在潜意识里寻找一个酷酷的男孩作为理想的恋人模型。还有很多人的初恋理想模型其实是理想父母的化身,比如有的父母很小气刻薄,他们的子女往往会爱上和父母相反,宽容大度的异性。虽然是恋爱,其实是在无意识中与父母团圆。

每一个少男少女在潜意识中,都有一个“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梦。他们一直都会按照这个“完美的异性模型”,在生活中去寻觅、在人群中去探索。不知不觉,终于有那么一天,那个朝思暮想的时刻到来了,在茫茫人海中发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你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好面熟啊!”眼前的她(他)同自己心目中的审美理想发生了奇妙的吻合。初恋便是异性爱由抽象的意识转变为现实的开始。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相遇时,觉得黛玉有种熟识感,便说了一句:“这个妹妹见过了。”众人对他的话疑惑不解,宝玉本人也十分纳闷他对林黛玉的熟悉感,其实,林黛玉也就是与贾宝玉心中的理想模型相吻合了。只是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很难被我们自己所察觉。对方越是符合我们心中所勾勒出的理想模型,那么这种熟悉感就会越强烈,越容易引起自己的好感,促进初恋的发生。所以,一见钟情的对方,相互催眠只需要一瞬间。而这一瞬间,早已在潜意识中酝酿已久。

即使是初恋无果而终,关于这个人的记忆也会像“神”一样在我们的心中永垂不朽,成为日后和其他人比较的标准,仿佛是不可替代的神像,供奉在我们非理智的感情圣殿中。其实,这个人并非是一个真的很完美的人,那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在潜意识里修修补补创造出来的一个完美的偶像。

契可尼效应

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实验发现:人们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

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这样的例证可以举出许多。例如,你在数学考试中要答100道题,其中99道题都完成得很好,就是那一道题把你难住了,没完成,未得出答案。下课铃响了,你交卷后走出考场,与同学们对答案,那99道题都有正确的结果,而那未完成的一道题,同学告诉了你答案。从此以后,那未完成的一道题被你深刻而长久地记住了,而那99道题却被你抛到九霄云外。今后再考试时,若出现当初你未完成的那一道题,你就再也不会做错,因为它被你牢牢地刻在脑海中了。

未获成果的初恋是一种“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初恋中的美好时辰和景象,大多深深地印入恋人的脑海,使他们在一生中都难以忘却。因而未果性是我们对初恋念念不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人们留恋初恋,往往不是留恋初恋的情人,而是留恋初恋本身的新奇;不能忘怀的不是初恋情人,而是初恋的情感体验。最后,初恋本身已经渐渐失去了若干具体内容,而变成了美好的永远的记忆。

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有爱慕的对象,有些人始终存留在心,成为秘密。有的人经历了反复的挣扎后终于表白,但惨遭拒绝,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将痛苦升华为奋斗的动力。德国诗人海涅在年轻时爱上了自己的堂妹太莱斯,但由于自己当时的贫寒而追求无果。他痛不欲生,写下了许多的诗篇,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叫《你好像一朵花》。

你好像一朵花

这样温情、美丽、纯洁;

我凝视着你,我的心中

不由涌起一阵悲切。

我觉得,我仿佛应该

用手按住你的头顶

祷告上帝永远保你,

这样纯洁、美丽、温情。

这是海涅一生中最投入的一次爱恋,最后无果而终。海涅的心跌入谷底,从此疯狂地创作。直到日后因这些创作红遍欧洲。

老年海涅又见到这位当年求之不得的美人儿,当年的美人儿已经成了眼前的老妇。

海涅为这位老妇写了一首诗,名叫《老蔷薇》。

我的心儿热恋她的时候,

她正是一朵蔷薇蓓蕾;

可是她渐渐成长,

奇妙地吐蕊盛开。

她是国中最美的蔷薇,

我曾想把这朵蔷薇采下,

可是她懂得用她的刺,

给我狠毒地刺了一下。

现在,经过雨打风吹,

她已枯萎、飘零而憔悴——

我现在是有名的亨利,

她向我走来,无限依依。

前面叫亨利,后面叫亨利,

现在她的话音带着优美的调子:

现在还有什么刺刺我的话,

那是美人下巴上的黑痣。

在她下巴上有一颗黑痣,

黑痣上的毛坚硬非常——

可爱的孩子,请往修道院去,

或者去用剃刀刮一刮光。

这两首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青年时期的初恋强烈、丰富、波动,充满着夸大和幻想的自我体验。年少的海涅看到了她的温情、纯洁、美丽,看到了她是花。而年老的海涅笔锋陡转,不再有年少时的激情。看到了她的刺,看到了她下巴上的黑痣,甚至是黑痣上的毛。其实,这颗黑痣在姑娘还年轻的时候脸上就是有的,可是正值青春的当年,他只看见了温情、纯洁和美丽,并不断地歌颂感叹。年老时经历了一生的风霜,在昔日的初恋情人前,彻底地恢复了理智。

李敖也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多年前他的一位朋友来大陆探亲,行前和李敖说,他想借此机会会会自己的初恋情人。李敖给他的朋友的建议是千万别见,见了一定会后悔,但他的这个朋友终于克制不住想见一面的冲动。他按时到了他们当年分手的那个桥头,在桥的那边,颤巍巍地走过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婆来,他吓得夺路而逃。他把当时的感觉说给李敖听,李敖听了哈哈大笑,并且告诉他,对于初恋情人最好的态度是“只愿来世再见,不愿今生重逢”。

李敖的这个故事平淡却也深刻,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难忘的是初恋中的那个人,还是初恋的那份酸酸甜甜的感觉呢?其实,人们留恋初恋,往往不是留恋初恋的情人,而是留恋初恋本身的新奇;不能忘怀的不是初恋情人,而是初恋的情感体验。最后,初恋本身已经渐渐失去了若干具体内容,而变成了美好的永远的记忆。真正让人难忘的是那一种情窦初开的感觉,难忘的是初恋的心情。就像是一朵风干的玫瑰,即使只剩下一堆枯枝,我们也会想起它最初鲜艳欲滴的娇羞之态。

作家黄蓓佳曾说:“记忆有时非常脆弱,它仅仅存活在虚幻的记忆之中,一旦帷幕拉起,裸露出真实,心里的某种渴念便会轰然坍塌,连带着全部生活都变得不可收拾。说得严重一点,那真是整个世界的倾覆。”记忆既然如此弱不禁风,不如把它尘封,像尘封一坛老酒,独自享受吧,要知遗憾也是一种美,否则,就要如李敖的那位朋友一样,重逢之际,记忆中那个17岁的小仙子早已没有当初的那种美好,这样一来,连遗憾之美也不可得了。

初恋是盲目的,初恋是闭着眼睛的自我催眠。老诗人的语言的确有些无情和残忍,与其说他变了心,不如说多年以后,他已从这种迷人的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初恋时,我们被催眠了;多少年后我们回想起初恋时分,我们又进入了催眠状态。重逢,则可能返回到清醒状态。所以,为了永葆青春时“最美”的形象,还是像很多人提倡的那样:“相见不如怀念。”然而,很多人用了一生的时间,才从迷梦中苏醒过来。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不会苏醒。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为了自己的初恋倾家荡产、中了对方的圈套快丢失性命的时候,还是念念不忘初恋。

我们虽然知道了初恋的这些心理原因,但初恋的心理原因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原因有待于我们在成长和生活中继续探索。最重要的是,了解了原因,我们能开始正视现实,不必对过去耿耿于怀,也不必拿初恋和现在的恋人做比较,用现实的理性思维去面对生活,同时保留着一份幻想和回忆,也不失为一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