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失恋:跳不出那个迷人的圈

抓不住爱情的我

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

世界上幸福的人到处有

为何不能算我一个

为了爱孤军奋斗

早就吃够了爱情的苦

在爱中失落的人到处有

而我只是其中一个

——《单身情歌》

林志炫的一首《单身情歌》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这首歌一度成为从恋爱沦为单身的人的情感寄托和慰藉,因为它唱出了爱情的无奈和无常。

这首歌唱了二十多年,仍然经久不衰,堪称失恋界人士表达心声的经典之作。

网上有篇美文《思念的眼泪》,作者是“一只鞋子”。作者以如泣如诉的笔调,道出了失恋者内心的酸楚。

也许分开才是快乐的,为何当初要相遇,缘分的天空始终容不下我们的牵手;也许孤单才是最美的,为何当初要相爱,爱情是如此的茫然。

回首往事,令人忧伤。多少个夜里,带着对你的思念在冰冷的深夜中入眠,伴随着泪水的丝丝滑落枕边,却久久不能沉睡,大脑里满是你的一切。

“爱上一个人只需一瞬间,而忘记一个人,忘记一段爱却是一辈子也无法做到的事。”每次来到故地,看到熟悉的风景,走过曾走过的路,心便会不由自主地痛起来,曾经欢乐的身影如今只能在心里荡漾。

是的,我放不下你,放不下那个让我心醉的你。

到底需要多大勇气才敢将你想起,到底需要多坚强才敢对你念念不忘,到底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将你彻底遗忘。

或许,想念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回忆我们的昨日也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思念,没有你的日子里,思念就如此陪伴我那颗漂浮游离的心,今天好想问你一句:你好吗?

不记得在什么时候,不记得有多少次,耳边总是回旋你说的那句话“你的下一站会更幸福”,我到底应该感谢你还是恨你,在你的这一站,我已经幸福,我不需要更幸福,你以为把我推开我就会幸福吗?心碎不已,我的下一站,没有你的那一站,就如晴天霹雳,雷雨交加,而我就像一个站在雨中没有打伞的孤独小孩。

是的,我恨你,恨你的无情,恨你对我如此残忍,恨你把我推开,恨你……

可我还是忘不了你对我的好,我说过,不会再为你流下思念的眼泪,你未曾看到过的眼泪,可是却流了很多很多次……

或许应该知道你从来没有爱过我,你只不过想早点结束这场游戏,终归是梦一场,而这场游戏让我快乐过,这场梦也让我心碎过。思念本不应该是我犯的错,今天的我还是那个对你思念的我。

一段感情,两个人,远远地走来,最后,越走越远,向着不同的方向。故事,只是故事。

所谓失恋,意指自己所爱的人不再爱自己,失去所爱的人的爱情。这事搁谁身上都不好受,但恐怕我们还得承认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恋爱成功的可能性只有50%。过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不用操心,但常常彼此不合适。后来社会进步了,可以自由恋爱了,选择的余地和范围也就随之扩大了。这是好事,但世间之事,好与坏恰如一张纸的正反两面,有选择就意味着有失去,所以失恋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问你一个有趣的问题,离婚增加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结婚。那么失恋增加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恋爱。有得必有失,有进必有出,这是铁的法则。正如大树的一侧是阳光,另一侧必然是阴影。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的不是人世间为什么会有失恋现象,而是想帮助那些失恋的人们跳出那个迷人的圈子。我们发现,失恋的人和处在被催眠状态中的人并无两样,他们关注的范围狭窄,只能关注到当前的悲伤情绪,对周围的其他事物没有任何反应。人在催眠状态下的旧忆还原现象,正是失恋中的人们的典型状态,整日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记忆像水龙头一样被拧开。更有甚者日不能食,夜不能寐。正如被催眠了一样身体失去正常的知觉,整日陷入那些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之中,沉睡在爱情的水晶棺材里,不能醒来,不能自拔。

有一种人是主动失恋者

现在有一批主动失恋者,与那些被动失恋者,也就是那些被甩的人不同,他们喜欢不断地更换恋爱对象,和每一个人的恋爱都不长,属于广种薄收的那种。

笔者有一个年轻的女性朋友,当别人问她,你的男朋友怎么样啊?

她总会反问一句:“哪一个男朋友啊?”

“那你现在有几个啊?”

“我也数不清,反正一周就要一换,不然太没意思了。”在人们诧异的眼神下,她从来都是泰然自若地谈论自己的“多段情”进行时。她是一位收入很高的单身贵族,经济独立,丰衣足食,什么也不缺。没有固定的男朋友,只有暂时的伴侣,也没有和任何恋人计划未来的打算。其实,像她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很多年轻的都市男女都患上了“不满意就换综合征”,顾名思义,对方不合我意,我即换之。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容忍恋人的缺点,一旦发现对方不再像刚刚坠入情网时那般“完美无瑕”,便心生“换之”之意。换了情人之后,虽然没有原来的情人的坏毛病,但是又有了其他的毛病,于是“再换之”,之后,又有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于是再去找其他人。于是这样七拼八凑,拼凑了一个自己的“理想情人”模型,在不同的人身上获得爱情的满足。正如法国电影《收集男人的女人》中说的:“在不同的情人身上,才能得到我唯一完全满意的品质。”这种人也许就没有真正“恋”过,所以也无所谓失恋。或者说,他们经历了太多“失恋”,心理素质已经非常好了,也就不需要安慰了。故而,这种主动失恋者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非他(她)不可相信

大家都听过“抱柱信”的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尾生与心仪的姑娘相约在桥下见面,但姑娘未能按时赴约。洪水冲来,尾生抱柱不走,直至溺死。

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叫尾生的人太过愚蠢,愚蠢到看见洪水都不走,连命都不要了,还要信守所谓的承诺。留着一条命,还怕下次见不到心爱的姑娘吗?

由此可见,我们的心理系统和尾生的心理系统是不一样的。尾生面对多重选择的时候,他选择留在桥边,可见在他的意识系统中,守信是非常重要的。守信何以重要至此,竟以生命为代价?那是因为守信已经成了他的信念。他已经无法跳出这个圈子,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信守诺言上,却不注意万事万物的变化,即使丢了命,想必也是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为了信用,丢了命也是值得的,就像是古人所说的“舍生取义”。

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系统,在不断的自我暗示和环境暗示下得到加强,最后成了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我们抱着不放的柱子,它决定了我们对事、对人、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心理学中称之为心理定式(mentalset),又称心向,这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人们通常是意识不到的。

心理定式受先前经验的影响非常深刻,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式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研究科学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可见,同一个下巴,长在同一个人的脸上,有人会认为那代表犯罪的决心,有人认为那代表克服困难的意志。这时,被试者显然是被催眠了,由于之前的暗示不同,有人看见的是罪犯的下巴,有人看见的是科学家的下巴,本来是同一个下巴,却在人们的眼里有如此大的差异。

当然,心理定式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因此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比如有很多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这对于开车的初学者来说是无法做到的;有人可以一边弹琴一边向身边心爱的姑娘眉目传情,这对初学琴者来说是远远做不到的。又如,在电影《非常绑匪》中,嘟嘟被绑架后,一边和“绑匪”周旋,一边用身后的手机盲打,发信息给爸爸说自己被绑架了。定式思维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注意力的分配,有了足够的先前经验后,它可以使人按照常规不费力地解决问题。但同时,心理定式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将某个事物的意义绑定在另一个事物上,从而这个事物便失去了其他的作用和价值。

很多人在失恋之后无法自拔的原因并不是失去了这个人,而是将爱情绑定在这个人身上,认为从此失去了爱情,殊不知这个人也只是自己爱情的载体。失去了这个人,只不过是失去了爱情的一个载体,然而爱情的载体千千万万,并不是只有这一个人。好比我们可以搭乘4点的船,如果误了时间,大可搭乘6点的船,6点的船因故障不能出海了,我们仍然可以搭乘8点的船。由此可见,并不是我们失去了一个人,从此便无路可走。与其抱着柱子等待爱人的到来,等到被洪水冲走,不如另辟蹊径,柳暗花明又一村。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陆路不行,我们就走水路,像孔子一样潇洒,只要打破思维的定式,我们总是会有出路的。

丹麦诗人克尔凯郭尔曾经讲过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个穷人,从来没有穿过鞋子,后来时来运转,发了一笔小财,于是进城给自己买了一双鞋子。于是他开心地穿着鞋子去喝个烂醉,横躺在马路上睡着了。不久,来了一辆马车,马车夫大声把他叫醒,他抬头看见一双脚拦住了马车,想了想说:尽管压去吧,穿鞋的脚,不是我的脚。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在童年发生的事情或创伤,深刻地印记在我们的心里。在小的时候,我们没有防御的能力,所以这些事物深深地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习惯了我们从前的生活方式,像《红楼梦》里大观园的人一样,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已经形成了我们的定式思维。在中国,很多人都在成年之后不断地梦见自己的高考。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这是很少见的。在中国,高考是人生的关键一步,决定着未来甚至决定全家人的命运。每年高考,孩子在考,家长也在考,全家人都在考。很多人在进入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之后,还时常梦见自己回到高考时代。很多人即使进入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仍然是带着“高考后遗症”生活,只知道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努力,要比别人更强大。即使腰缠万贯,也不懂得去享受片刻的悠闲,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维里过一辈子。就像那个没穿过鞋子的穷人,已经习惯了赤脚走路的自己。“高考后遗症”患者们是很可怜的,因为即使环境改变了,仍然无法跳出原来环境的行为模式。毕竟从小在家长的督促下学习,已经学了十几二十年了,被家长、环境和自我催眠,总是处于竞争的盲从状态。心理学家说,人类心理活动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都来自无意识,可见被压抑的无意识力量的强大。

高考如此,刻骨铭心的爱情更是如此。当我们长大后走出这个圈子的时候,仍然会在潜意识里留恋从前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就像故事中的那个穷人,忘记了自己已经穿上了鞋子,不再是那个光着脚的孩子。小孩子哭过后总是容易破涕为笑,而大人却很难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这是因为当我们精神过于集中在一件事上时,会在无形中放大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新婚夫妇从掀起盖头的那一刻才认识彼此,人们无从选择,因而心理更踏实、舒服,似乎从一出生就被某一个圈子固定,正如《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一样,每个人都不愿意走出,因为那儿实在太舒服。人们宁愿自己在被催眠的定式中痛苦,也不愿意走出这个圈子,因为大观园里的点点滴滴,都融进了在这里长年生活的人们的潜意识中,这些潜意识中的信息促成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在封建社会里,大观园里每个人对自己的命运仿佛是无从选择的。事事妥定,衣食无忧。一旦走出了大观园,便会因为在大观园里待得太久而不曾有其他生存的本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活在一定圈子里的人最幸福。但是,在当代社会,更多的人不得不走出从前的圈子,远离父母的庇护,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个环境,还有新的环境等待我们去适应。因此,只有用勇气打破定式思维,跳出从前的圈子,才会在生活中体会不同的境遇,就像一度热播的美国电视剧《越狱》一样,跳出自己给自己设的“狱”,体会不同的生活,才是真正最幸福的人。

失去的就是最可贵的吗

人们总是说,失去的东西才可贵。恋爱中的男女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经常写下这样的独白:“当他(她)离开了之后,我才发现他(她)有多好。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地珍惜他(她)。”那么多的人,为什么人直到恋人失去了才知道可贵,还是只有失去了才成全了可贵?

这里,人们被一种观念催眠了,似乎人世间失去的都是好东西,目前还属于自己的都是一批烂货。如果换位思考:你失去的那些东西都回来了,你现有的却又失去了,究竟哪一个更可贵呢?

理性的观念应该是,失去的东西中有可贵的,也有不怎么样的,甚至有不好的。

比如疾病,通过医生的治疗我们的病好了,也就是说失去疾病了。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答案不言自明。

由此可见,不是失去的东西一定可贵,而是一种现今不再拥有所带来的心理缺憾。对于失恋的人来说,戛然而止的恋情仿佛中考时未答出的最后一道题,让人遗憾、自责、彷徨,竟恨时间不能倒流,回到当初应好好经营才是。失去的恋情给人“未完成”“未得到”的感觉,让人集中在那小范围的心事之中,未完成的恋情越显可贵,被奉为至宝,在心中久久挂念。

曾经听到一位老教授说:“从前我们年轻的时候,在家看电视是很开心的事,每天吃完晚饭,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每天播两集的电视剧,每天都盼着明天这个故事会发展成什么样。于是,等着电视时的广告也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广告词都背下来了。可是现在,换了数字电视,什么节目都能点播到,想看几集就看几集,也用不着每天等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反而觉得没啥意思了,觉得所有的节目都差不多,索性就不看了。”这位老教授,在从前因为看某一电视剧的愿望不能随时得到满足,因此念念不忘,即使等着也是开心的,而现在,愿望可以随时随地无限量地被满足了,反而不稀罕了。

另外,人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和被满足的容易度成反比。古人在《诗经·蒹葭》中早有描述:想象自己心爱的女子一会儿在水的对岸,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沙洲中间,就是不在自己的面前,这样一来营造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距离,有了这个心理距离,追求的对象反而越加珍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有一个残酷的女友定律:你缺什么,你的女友就会爱上什么,你有钱但是无趣,她就会整天抱怨你是个多么没有意思只知道挣钱的人;你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但没钱,她就会抱怨你不负责,不知道挣钱养家。与之相对应的经典残酷男友定律:没有得到谁,我就爱谁。电影《危险关系》中,风流上海滩的谢先生不知与多少美女有多少段风流韵事,但是却始终不能放下没能得手的交际花莫婕妤(张柏芝饰),为了她赴汤蹈火,冒着生命危险对别人做尽坏事。最后,为了她还抛弃了深爱自己的杜芬玉,为了始终不能追到手的交际花,他被人一枪打死在大街上。

这里展现出人类的一大弱点,对已拥有的东西不珍惜。

既然某个东西或某种情感,我们已经失去了,如果是不可避免地离我们而去,那就让它去吧,这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保住那些我们还拥有的东西,那才是最珍贵的。

失恋就是失败吗

镜子,是人们每天都用的东西,人们从镜子中看见自己,知晓自己,整理自己的形象。但是,镜子不能时时刻刻放在眼前,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从别人的眼中得知自己的形象。从心灵的角度,我们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才得知自己的心灵图景。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有谁能时时刻刻镜子不离手,时时刻刻知晓并通过镜子及时整理自己的形象呢?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身边的环境就是我们的镜子,身边接触的人就是在有意无意地影响自己对自己形象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上班、购物、娱乐活动,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很多人,要在群体中游走,不可避免地要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而群体对自己形象的定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并充当了镜子的作用。

小娟和她的男朋友大明已经恋爱了五年,还同居了两年的时间。可就在两个月前,男朋友提出和她分手。小娟伤心之余,不敢让同事和朋友知道此事,一旦被问到男朋友之事,便支支吾吾搪塞过去。后来身心疲惫,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当咨询师问其为何隐瞒已经与男朋友分手事实的时候,她回答说:“不想让自己在同事中的印象变得不好,我已经与男朋友相处这么久,眼看着就要结婚,如果这个时候告诉了同事,他们一定觉得我太失败了,一定是我很差劲,才没有留住相处那么久的男朋友。他们一定会笑话我的,一定会笑话我的。”可见,小娟所处的社会群体无形中有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恋爱分手就是失败的表现。由此进一步推出她的错误观念:恋爱必须成功!相信小娟的烦恼在很多朋友身上也会遇到。首先是社会因素,在旧社会女子无法在社会上获得与男人相同的经济地位,因而婚姻使女子获得社会公认的经济保障权利。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集体行为或家族行为。中国人口众多,人均空间小,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了拥挤的社会生活,置自己于众目睽睽之下。甚至自己的感情隐私也要拿出来和周围的人一同分享。现在人们主动地在微博上晒隐私,过去人们被动地在街坊邻里晒隐私,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所以中国人特别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形成了我们特有的“面子”问题。人容易被控制、被影响,个人从精神到身体层面,都不是自觉自愿地表现的。在特定的环境下,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影响着里面的人,让自己的情感符合某种道德要求,符合从家庭和社会那里传承下来的观念,这就是典型的被社会文化价值观催眠的表现。从失恋中走不出来的小娟始终抱着一个观点:恋爱必须成功。恋爱成功的标志只有一个:结婚!

中国古代是女人笑不露齿、足不出户的时代,信奉“从一而终”的生活理念,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早已种上了“被人甩是件丢人的事”这样的种子。2012年热播的电视剧《母亲,母亲》中金国秀(袁莉饰)对丈夫说:“我嫁给了你,自然是要听你的。”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

过去的夫妻只有在掀起盖头的时候才算真正的认识,先结婚后恋爱。过去的恋爱模式和生活模式一样,恋爱是父母介绍,工作是单位分配,一个工作干一辈子,不愁下岗也不烦跳槽。跟了一个人就跟一辈子,不论这个人是好是坏。西方人经常会询问我们:中国女人为何会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

传统观念强调恋爱或工作最好都是唯一的雇主。唯一雇主的好处是,省去了选择的烦恼,一辈子待在一个行为模式的圈子里,越活越熟悉规则,越活越如鱼得水、自在悠闲。而唯一雇主的坏处是,在这种处境下,雇员因为别无选择,即使处境不好,也只有忍气吞声并这样想着,除了这个雇主之外没有人会给你发工钱,除了这个人之外也没有人再爱你了。如果时运不济,碰上了“恶霸”雇主,也只有自认倒霉,好死不如赖活着地过一辈子。现在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恋爱时间,有了一个从认识到谈恋爱,到结婚的缓冲带。在这个缓冲带中,人们有权利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弃之。但是很多偷懒的人仍旧在潜意识中希望着有人能爱他一辈子,就像进了国有企业那样一辈子铁饭碗、不愁吃穿,并用这样的愿望不断地催眠自己。殊不知国有企业也有倒闭的时候,不努力去爱却渴望永恒的爱情,从一开始到自己合眼的那一天,这种妄想的实现和天上掉馅饼的概率是一样的。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在一个螃蟹看来,一个朝前走的人要多蠢有多蠢。威利斯·哈曼在《全球换脑》中指出,文化适应在许多方面与催眠是一个道理。他所说的归顺文化迷梦长期以来影响着人们去接受不公正的制度。压迫性的统治和扭曲的形象以及角色模式,使之合理化。因此法国心理分析师皮埃尔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秘密花园。其原因就在于周围事物产生的催眠力量是如此强大,会不知不觉地左右人的选择和幸福。一个人想要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相是如此的不易。在独处的时候,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厘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不要将周围人的看法和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搅和在一起,要勇敢地从原来的恋爱圈子里跳出来。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警察要根据重重线索,分析论证才能真正破案。在无数扑朔迷离的心理案件中,提供线索、发现线索的人只能是自己。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南希在她的著作《美貌的诱惑》中说道:“没有人比女性群体更能影响一个女人对生活的选择,如果你觉得你的女友们不喜欢你去尝试新的生活,那就离开她们去寻找新的朋友。”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所处的群体会潜移默化地暗示着你、影响着你的行为和选择。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有益的群体如同花的香气,不知不觉自己也变香了。因此择善友而从之,择善地而栖之,被好的东西催眠,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自酿的苦酒坛子里游泳

有一个国王,他让人把判死刑的犯人关进一个屋子里,在墙上挖一个洞,正好犯人的手可以伸进洞里,然后让犯人将手穿过墙壁,在墙壁的另一端放上一个盆和一个滴水的龙头。让人告诉犯人,我们将把你的手割破然后让血一滴一滴地滴在盆里。可是他们只是在犯人的手指上割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口子,然后将犯人的手放到墙的另一端。犯人从天黑坐到天亮,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死了,可是,他手上的伤口并没有流血,早已经愈合了。是隔壁那滴水的声音让犯人致死的。可见,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多么的强大,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杀了他,他让那一滴一滴的水声催眠了自己。

有一种苦中作乐失恋型的人,越是失恋,越是痛苦,反而会从这种痛苦中体会到乐趣。你会说这种人实在是变态,但是社会上真的就存在这些情感受虐狂,情人越是难以相处越是倾心于她,反而会觉得落落大方、体贴温柔的情人索然无味。人家越是不爱你,你越是凑上前去,一旦接受了你,你又觉得人生从此又失去了目标,这就是情感的受虐狂。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爱,其实是两个情感受虐狂的相爱。《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其实就是一个情感受虐狂,大观园里那么多漂亮的姐姐妹妹,他只是玩玩闹闹,唯有不理宝玉的黛玉,宝玉对其偏爱有加,尤其是在她不理宝玉时,宝玉更是软语温存。黛玉赶他走,他不但不走,反而越发殷勤。在大观园里,由于宝玉的地位,人人都让着他,宠着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而黛玉却躲着他,不理他,和他吵架。是黛玉由爱而生的对宝玉的冷淡与疏离,对宝玉反而起到了一种刺激作用,把爱情专注于黛玉。而黛玉,也是情感受虐狂,她总爱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没有人爱的人。以失恋为乐的人,沉浸于自己营造的悲伤的气氛之中,并产生快感。以此来折磨自己的人,已经忽略了恋爱的对方,却被自己所谓的求之不得的痛苦而催眠了。这种创伤成瘾的人,不但不想摆脱创伤,一旦没有了创伤的刺激,便会觉得人生索然无味了。所以林黛玉一天不找个事哭一下,就不痛快,每天总要滴那么几滴眼泪,这符合她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并能从折磨自己和自己心爱的人上得到快感。日积月累,这些创伤多了,更加有大加发挥的地方,《葬花吟》便是黛玉为自己积累的创伤的一个集体大爆发,爆发得很长,爆发得很美,不仅满足了黛玉的心理需要,而无意间听见的宝玉对她更是怜惜爱护。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是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语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为什么会有人不断地为自己积累创伤呢?也许,每个人都有些许受虐倾向,毕竟,产妇在生育孩子的时候经历的那份痛苦和喜悦并存的感受,是旁人无法体会到的。

但是,到以积累创伤为乐并成瘾的地步,就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了。

从生物学层面,成瘾行为的形成与大脑神经系统中奖赏机制以及神经递质(大脑中存在的一些化学物质)的变化有关,醉酒成瘾的人,也是和这个大脑神经系统中的奖赏机制有关。

老汉王某已经年过半百却仍然是单身,谈了几次恋爱对方都被吓跑,原因是他经常喝酒,一喝完酒就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又哭又闹。几次痛下决心戒酒,可是没过多久,就心慌得很,只有喝到酒之后再闹一闹,心慌才会停止。每当这么一闹,刚刚开始相处的女朋友便相继被吓跑,他自己因此也十分苦恼,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后来实在不得已,在家人的劝说下,去找了心理医生求助。

原来,老王在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用板凳打他,从他记事开始,一直到他上完高中,一旦犯一点小错误,父亲都会打他。在上高一的时候,有一次他遭受了家庭虐待,为了麻痹自己,他买了一瓶酒喝,从此每次挨打,他都会去喝酒。这个时候大脑中就会产生一种“奖赏机制”,即通过这种行为得到好处后,个体就更容易选择这个行为并持续下去。这种奖赏机制会通过这种行为而得到强化,而使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发生变化,即心理创伤的当事人如果通过某种行为得到好处之后,在大脑中会形成固定的神经通路,而使这种行为更容易发生。大脑的神经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大脑的神经机制很难再改变。在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中,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成瘾行为。即使同样一种成瘾行为,对不同心理创伤的当事人来说,存在不同的心理原因或者心理机制,即心理创伤的当事人引起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因素,在这个过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历史学家乔伯格·霍尔德指出,一个受虐待的孩子,其心理非常接近于催眠状态下的迷梦,处于催眠迷梦中的人在思维、感觉和行为上受他人暗示的严重影响——确切地说,这些暗示就是命令,因此他们抑制了自己的感知、感觉,甚至意志。对长期受虐待的孩子来说,一旦把他人对现实的看法取代自己的看法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连自己所受的虐待、自己的痛苦和自己的愤怒,久而久之也就渐渐变得不真实了,它们会被压抑到大脑最深处的潜意识之中,或者认为事情本身就是这样。至于老王饮酒这种行为,从心理学因素来讲,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也许他只有通过这种行为才能使自己稍微舒服地活下去。当时还只是一个高中生的他不知道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选择。老王在童年的时候便认为自己长期遭毒打是因为没有人爱自己,到成年后便只有以酒为伴。任何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行为,不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都可能会让人上瘾。产生瘾的根源是爱或安全感的缺乏,物质成瘾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一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我们当然会不停地去重复它,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增强暗示。如果你习惯性地或强迫性地沉浸于某些事物中,一段时间之后,你身体的某一部分就会觉得定期需要这种满足。一旦让我们戒瘾,就等于要拿走我们的快乐。

当老王真正进入恋爱之中时,童年时和自己“相依为命”的那种不被爱、不安全的感觉突然不见了,这让他十分不适应,从而时不时地选择从酒中找到那种熟悉的痛苦的感觉。当这种成瘾的行为被戒掉时,老王严重地不适应,甚至会出现更加糟糕的情况,原因就在于成瘾行为对遭受过心理创伤的老王来讲是一层保护自己的“盔甲”。这层盔甲可以保护他处在已经习惯了的类催眠状态。

老王的案例多少可以为很多醉汉做解释了,研究发现,酒精成瘾的人大多在童年时期受到过不正确的家庭教育,造成过心理创伤。一些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创伤的当事人的成瘾行为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受心理创伤的个体的成长环境、当地亚文化的认同和禁忌以及个体所经历创伤事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尽管从心理学因素来讲,成瘾行为或许会成为心理创伤个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和生存的方式,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成瘾行为会对人格完整性产生强烈的冲击或者扭曲,影响心理创伤个体恢复正常的生活。所以,像老王这样喝酒成瘾的行为,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社会文化和自身成长经历多重影响的结果。恋爱中沉醉于创伤的人们,如果不及时矫治,跳出这个圈子,会影响正常生活的质量。

从导致心理创伤的原因来看,有没有心理创伤这回事,都是一个问题。同样的一件事,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得了的打击;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中有一个ABC理论,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这种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任何心理创伤,都必须有所谓受伤害者的“配合”,才能够完成。笔者在墨西哥的时候,与一个美国朋友和一个南美朋友同行。在一家当地的饭馆坐下来之后,一群卖纪念品的墨西哥年轻小伙子凑上前来,让我们挑选纪念品。我们挑了半天仍然没有选出合适的东西,于是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买的。这群墨西哥年轻人开始叽里呱啦地说起西班牙语来,我和那位美国朋友一点都不懂西班牙语,也没当一回事,立刻去看菜单了。而那位南美朋友气得脸都绿了,差点追上去和他们对骂。后来她说,那群小伙子因为我们没有买东西,用非常粗俗的语言骂我们,美国朋友一笑:“哦,好吧,让他们骂去吧,反正我也听不懂。”显然,那个懂西班牙语的朋友对西班牙语的辱骂进行了“配合”,而不懂西班牙语的我们对用西班牙语辱骂我们的人就是一种“不配合”。在这样的心理伤害面前,受伤害者是我们那位懂西班牙语的朋友,她也是主动的一方。同样的场景,同一个事件,我们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同样面对和恋人分手,有的人会认为一切都完了,不再有人爱我了,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大家都会离开我的。也有些人会这样想:也许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合适,早分开早好,给下一个更适合我的人腾出位置。所以,对于“失恋”这一事件,不同的理解会造成不同的反应,那些在失恋中不可自拔的人们,往往是“配合”了对失恋的消极自我暗示。

诗人惠特曼在他的诗中自豪地说:“我就是那个因为情爱而受苦的人。”凡是经过热恋的人大概都尝到了恋爱的痛苦,感觉到爱情是一粒细菌、一种疾病,让人如痴如醉、执迷不悟,不到手就痛不欲生,到手了又嫌之乏味,喜欢沉溺在自己给自己酿的苦酒坛子。《浪漫爱情之谜:社会心理学家的回答》中写道:“爱情之所以容易退化为一种痛苦的经验,是因为在浪漫的爱情中,往往倾向于把自己所有的希望和渴望都投射到所爱的人身上。但是,不现实的期望以及过分的理想化,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被撕得粉碎。爱情本身难以解决个人的期望问题。如果爱情想继续提供欢乐,那关系必须得到滋养,某些人仅仅消极地把爱情看成救赎自己的唯一希望,这部分人最终必然会感到失望。并由此加入‘爱之痛苦’的大合唱中去。”

恋爱与失恋总是如影随形,分分合合的恋情也是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面对“恋”与“不恋”,面对“得”与“失”,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意义。并不是每个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段恋情,并不是每一段恋情都是男女之爱。爱是丰富而广泛的,没有完全的标本,没有成败的标志。电视剧《美人心计》中薄太后一生隐忍奔波,在临终前说:“高祖皇帝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吕雉,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一个是哀家,有幸福的结局。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幸福的是爱,所以,即使戚夫人最后被割去了双手,成了人彘,凄惨而死,我们还是羡慕她,因为她爱过。”一个拥有爱的能力的人是幸福的,一个能体会各种生活方式的人也是幸福的。爱是自己心里的阳光,投射在所爱的人的身上,所爱的人是你自己投射的爱的载体,这个载体,得到也好,失去也罢,都没有那么重要。诗人雪莱说,纯真的爱本身就是美的反射。因此,那些沉睡在失恋的水晶棺材里的人们,要睁开眼,看看外面的阳光啦!